范周 | 古运河畔话杭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思考
5月17日,在杭州拱墅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大运河讲堂”的首堂讲座上,文化与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就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杭州市拱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社科工作者和社区居民分享了一些新的思考。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发布,与读者朋友分享。
一、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们常讲的“大运河”,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动工开凿,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物资的运输,也包括部分地区性的疏浚工程、灌溉工程和小型的防御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且不连贯,时兴时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但却为后来纵横南北的庞大运河体系奠了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大运河”主要指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运河。隋代统一中国后,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增强北方边防力量、进一步巩固统治,从公元584年开始,倾全国之力耗时二十余年,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元朝开凿济州河、通惠河等运道,使得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并就此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及规模。历经时代风雨,大运河面临的处境令人担忧:部分流域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文化遗存毁损流失惊人,社会经济功能锐减。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随着如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逐渐深入,昔日的黄金水道有望重现往日辉煌。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现有和历史上使用的主河道构成。与其他运河国家相比,中国的大运河历史悠久,里程漫长,规模庞大。在运河沿岸分布散落着几十座因河而生又因河而兴的城市。2017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总量。运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六大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水利、漕运、船舶、饮食、工艺文化各有精彩。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现实需要,更是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强国目标实现、深化国内化文化交流合作的长远战略布局。
二、大运河与国家战略
1. 大运河文化带与“一带一路”建设
过去,大运河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见证着商贸云集、人民往来。而今天,京杭大运河连通着黄海、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与长江的纵横轴向式结合,在空间上与“一带一路”可以形成水陆两路兼济的双重对接,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其中,以杭州为代表的江南丝绸产地,是丝绸之路这条古代出产丝绸的贸易交通线的内容生产地,与大运河文化带存在着内在紧密联系。
2. 大运河文化带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深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契机和重要机遇,而雄安新区作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级的核心,更是期冀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自身建设。目前,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和河北廊坊共同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三地正式揭开携手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序幕,这既是京津冀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以文化为引领,积极推动三地境内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尝试。
3. 大运河与长江经济带战略
江苏的扬州、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城市,既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同时也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宏伟蓝图中,镇江、扬州更是直接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支点。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诸多经验,可以为大运河文化带提供借鉴和思考。
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思考
1. 抓住重点,保护先行
沿线各省市目前都在加快运河开发的速度,运河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建设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遗产保护压力加大;文化遗产未能妥善活化,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流失浪费加剧;生态空间挤压严重,运河消失加速;地域交流不足,合作机制有待改善等。对于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我们对于运河的开发应该有重点、有节制,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好大运河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具体而言,各地应提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完善对于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和开发方式。
2. 古为今用,强化传承
建立综合展示体系。以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代表的运河主题公共文化空间,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运河历史文化综合展示载体。未来,清楚的定位,差异化的表现形式,应成为这种展示载体发展的新趋势。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非遗宣传和普及活动。山东广播电视台与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打造“媒体+景区”的创新合作模式,而西安市委宣传部将抖音作为城市文化宣传的重要手段,写入西安市委宣传部文件中。如何借助新兴传播方式、工具和平台,开展分众化、创新性宣传,值得沿线各地深入思考。重视社会教育引导。全国多地中小学举办的“运河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千年运河的悠久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发展。
3. 合理布局,科学利用
对于运河的开发和利用,集中表现为遗址保护与展示类、生态休闲与运动类、文化旅游与体验类、文化创意与融合类、文化合作平台类五大类,尤其是后三者,应成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重头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资源和产业之间的关系。资源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成为地区发展的包袱,传统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却有着蓬蓬文化产业的深圳就是最好例子,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最终要落脚在运河公共文化建设、运河文化产业建设和运河文化的世界传播上。
4. 系统思考,以人为本
运河的故事,是运河两岸人民生息繁衍的片段集结,运河文化,也是世世代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再现。运河的发展与人民息息相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应立足于更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书记提出“还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是我们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应该始终坚持的原则和价值取向。
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讲好中国运河故事
1. 加大创新整合力度,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作为中央机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将推动文旅融合发生巨大变化,而对于大运河文化带的沿线节点城市而言,显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位于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森林公园经过引导和宣传后,在今年五一期间接待人数超过一万人次,同比增长15%,增幅创下新高。在此背景下,各地在过往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北京、扬州均表示将尽快完成大运河文化带的旅游规划,无锡市公布了23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核心区和辐射区的重大项目,廊坊联同北京通州共同推出了廊坊运河风情体验区,杭州近日通过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区县合作杭州共识》……运河的发展一定是与沿线城市的发展相结合,而如何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应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其次,解放思想,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最后,推进运河旅游与实景演出、灯光夜游等新兴产业、业态的融合。
2. 找准定位持续发力,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多部委陆续出台关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3月,“特色小城镇”更是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的鼓励带动下,多地加入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中来,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浙江是全国最早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给全国各地也留下了许多供给参考的经验和范例,如何让特色小镇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应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应避免缺乏理性思考的“脑热”行为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其名而无其实。二是特色小镇的创新性,应突破老思路旧经验的拘束,特色小镇建设绝不是“新一轮造地运动”。三是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而非遗应是小镇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根本所在。
3.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文化交流日益深化
扬州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在中国运河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设立在北京之外的六家国家性非政府组织之一,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通过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遗产运河古镇大会、“中国艺术家笔下的运河”世界运河采风创作系列活动等平台,维系着国内外运河城市的多方互动,致力于实现运河城市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北京的“大运河文化”网络文学孵化项目、杭州的中国(杭州)新年祈福走运大会、无锡的中国运河网、洛阳的大运河文化论坛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未来,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提升自身传播话语权,值得我们思考。
运河沿线有着不同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但运河文化却是从南到北、一脉相传。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以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基本原则,以运河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为重要对象,以发展运河文化事业、运河文化产业和实现运河文化世界传播为主要目标,它既是一项延续文脉、古为今用的宏伟工程,又是一项凝聚智慧、体现创新的时代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日渐深入,但我们对于运河的思考,却不会止步。
本文根据5月17日范周教授在“浙江人文大讲堂·大运河讲堂”上的发言整理
END
美 编 | 祁吟墨
推荐阅读
大运河文化调研 | 扬州: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推进联动“一带一路”战略
重磅消息 | 4年调研与论证,《大运河文化带调研报告》终发布